编者按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
此时此刻,在抗击疫情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白衣战士,就是最可敬可爱的人。
他们视责如命,用生命履行自己的医学信仰;他们不惧危险,追寻病毒的蛛丝马迹;他们与时间赛跑,从死神手中抢救病人,拼尽全力……
“爱在左,责任在右。”连日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深意。走近他们,走近爱的战场。
病毒突袭,出行困锁。
对于不在城中的白衣战士来说,“返回武汉”成为最温暖和最有力量的战时宣言。
“我是一名医务人员,我要回去!”“回到一线,我要和大家在一起!”“我回来了,可以安排工作!”……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段段请战的短信,一张张口罩下坚毅的面容,像天使一样,振翼驱霾。
面对亲朋好友的担忧和不解,他们“医”无反顾,因为回城,不是傻,是职业良心。
“骑一段,少一段。”
95后女孩骑车辗转300公里
从荆州公安县到武汉江夏,是家到医院的距离,300多公里。
23岁的甘如意,在江夏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化验室工作。疫情发生后,化验室人手紧张,返回公安老家的甘如意决意返城。
可家里没有小车,只有一辆在村塆代步的自行车。
“300多公里,咋骑车,安全吗?”1月30日,甘如意告诉父母要骑车回武汉,妈妈很担心。
“我骑一段少一段。”甘如意态度坚决。
1月31日,第一天。她从公安县斑竹档镇出发,背上饼干、泡面、橘子等干粮水果,5个多小时后抵达县城,借宿亲戚家。
2月1日,第二天。她一大早出发,下午到达荆州长江大桥,不能通行。甘如意掉头,将自行车放在一个副食店,径直走上大桥。待走到荆州市区,天色已黑,她穿行好几条街找到一家旅馆,吃了一碗泡面睡了。
2月2日,第三天。甘如意想拦的士到武汉,可拦了十几辆都不成。眼看快到中午,着急的女孩无奈找了一辆共享单车,靠手机导航,沿318国道向武汉方向骑行。
天空飘起小雨,没穿雨衣的甘如意一路狂奔。晚上8时,天已漆黑,她终于看到路口的灯光下,站着几名警察。
潜江到了。好心的警察看到疲惫落魄的女孩,先是惊讶,后是钦佩。他们帮她联系一家旅社,然后向高管部门请求,帮助女孩回汉。
2月3日,第四天。甘如意搭上去武汉送血的顺风车,中午到达汉阳。又是一碗泡面下肚,又是一辆共享单车,她骑过杨泗港大桥,上武金堤,途中手机没电,边骑边问路,到下午6时终于骑到单位。
四天三夜的千辛万苦,在甘如意出现在化验室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只要能回来就值!”
进修医生心系武汉绕道返城
疫情发生时,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医生朱彬正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为期三个月。
是选择留在上海继续进修,还是选择回到武汉抗击疫情一线?朱彬选择了后者。
航班接连取消,高铁停发武汉,城内交通管制,通往武汉的路充满变数。想随援汉医疗队一起动身,可医疗队当晚紧急出动,并未通过朱彬的临时申请。
来不及消化失望的心情,朱彬决定绕道返汉。
1月27日,朱彬先从上海飞到湖南长沙,并提前在网上约好租车。
中午,飞机顺利落地长沙黄花机场。朱彬顾不上休息,在机场提车直奔高速。当时,租车公司的客服发现他把目的地设定为武汉,还特意打电话询问原因。他回答说,“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我要回去上班。”
租车的费用是3000多元。租车公司听闻朱彬的情况后,主动免掉所有费用。“我感觉很温馨,武汉不是在孤身奋战。”朱彬说。
4个小时的马不停蹄,朱彬抵达武汉。凭着工作证和医院提前开具的证明,他顺利进入市区。
“只要能回来就值!”从1月31日起,朱彬正式加入科室排班。他负责在发热门诊坐诊,6小时一个班次,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否则穿脱防护服就得半个小时。“虽然从生理到心理是一种煎熬,但关键时期,我们更不耽误病人的诊疗。”朱彬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张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