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规模以上河湖全部完成“清四乱”

A-   A+
发表时间:2020-01-10 11:44    来源:湖北文明网

  乱占、乱采、乱建、乱堆,“四乱”问题让生态环境一次次遭受破坏。而现在,这些伤痕正在逐渐愈合:被铁路桥渣土撕开的大冶尹家湖“破镜重圆”,喧嚣20年的汉江王甫洲库区恢复安静,襄阳汉江河道磷石膏堆场变身江滩公园,被“僵尸船厂”占用的长江岸线改造复绿……

  这是湖北写给全省大小河湖的清歌。2018年7月,我省全面启动河湖“四乱”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一年多以来,全省为河湖疗伤止痛,成绩显著,生态逐步修复。

  截至2019年12月初,全省共排查出“四乱”问题4415个,已销号4407个,销号率99.8%。其中,全省规模以上河湖全部完成“清四乱”,共清理整改问题2073个。经过一年多整治,全省9531公里河湖岸线均焕然一新。

  武汉

  解除“白绷带” 黄陂府河湿地换绿装

  1月3日,站在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民生堤上眺望府河,脚下芳草萋萋,眼前绿意盎然。因为进入枯水期,府河只剩一小洼水流,河床裸露形成了约300亩的滩地。

  “这里的土都是黑色的,挖一捧回去种花,花都开得精神。”李小洪是这里的老居民,他告诉记者,河滩土壤肥沃,是菜农眼中的香饽饽。这20多年来,河滩的菜地就没断过,“以前这里好多搞大棚的,随便一数都有二十多个。”

  2017年,两幢钢构棚子突兀地立在了河滩上。当时,南湖村的陈某兄弟承包了河滩种菜,搭起了4000多平方米的蔬菜大棚,蒙上了白色塑料膜。为方便菜地管理,他们又搭建了近60平方米的板房,楼上住人,楼下堆肥料、种子、竹筐等,四周常常丢着白菜叶子、塑料袋、包装盒等,一片狼藉。

  “一眼望过去全是白花花的,到处都是垃圾。”在滠口住了四十多年的罗莉萍摇着头说。

  河滩违建是河道管理顽疾,黄陂区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多次组织执法部门上门协调,责令其自行立即拆除,但陈某并未行动。为此,府河区级河长进行专项调度,2019年10月,滠口街联合区水务和湖泊局等部门单位78人,拆除了扎眼的钢板房和大棚。

  如今,站在原钢板房所在的河滩上,脚下土地松软,落叶下面是丛生的野草,早已没有了当时脏乱的影子。滠口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大河湖“四乱”清理力度,做通村民思想工作,进一步取缔河滩菜地,保护好府河生态环境。

  截至目前,府河黄陂区段共拆除违法建筑7900平方米,清理废弃船只5条,拆除堤埂950米,清理菜地15亩,清理生活和建筑垃圾500余吨。

  荆州

  为生态让步 万亩荷塘直接还湖

  百里湖水浩淼无垠。荆州长湖是湖北第三大湖泊,也是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驱车穿越在新建成的长湖公路桥上,心旷神怡。沿长湖两岸,可以看到整齐的湖岸线和初露雏形的成片生态景观带。

  荆州市纪南文旅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于去年启动了总投资30亿元的环长湖湿地修复工程PPP项目,这是荆州最大的湖泊环境整治工程,也是纪南文旅区的重头戏。

  “树在水中,人在景中。”在走访一期工程中,记者看到成片的杉树已经栽种完毕,亲水步道蜿蜒林中。据介绍,这里原来设计有历史展示带、创意花谷、花溪度假、万亩荷塘、湖港渔街区、凤凰森林公园等十大功能片区,以及环湖旅游公路、自行车道、栈道三段道路,将于明年全部完工。

  该项目尽可能保留原生态,将周边鱼塘、荷塘等水系连通,配以莲花、千屈菜、芦苇等水生植物,达到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目的。但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万亩荷塘计划为生态让步,直接还湖。

  在长湖荆州段董场村,记者发现因水位原因,淤泥露出真容。“这里一片原来是村里围垦的鱼塘搞养殖的,我们主动退出了。”该村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

  与长湖连通的观音垱镇内泊湖,也是荆州河湖“清四乱”工作的重点区域。采访时,记者看到湖面上有三艘小船,有人正撒网捕鱼。内泊湖湖长、观音垱镇镇委副书记胡文宏介绍,这是把多的鱼捞上来,以保持湖泊生态平衡。

  胡文宏介绍,这1.01平方公里的内泊湖,曾因光伏发电项目,被某公司打入5000多根管桩。查处后,该公司被责令恢复湖泊原状,但因拔桩施工难度大等原因,一直拖而未决。直到去年11月,镇里出动44台次挖机、150余人次,在一周内将管桩全部清运完毕。

  天门

  90户居民搬家 留住汉江生态高颜值

  “汉江自古三大口:上有老河口,下有汉口,中有岳家口。”流传百年的民谣,印证了天门市岳口镇曾经的繁华和航道地位。历经风雨的老码头,而今早就换了模样,成了镇上居民最爱的滨江公园。

  7日,沿公园北上,记者看到堤内滩涂地上、江边种满了尚未长成的水杉和罗雪松,几年后,这里将变成一片葱郁的江边绿林。

  谁能想得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人人厌弃的“贫民窟”。出行无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居民还得为隔壁造船厂的船舶油污所困。老旧破败的瓦房散落在此,其中的一间就是77岁独居老人杨清枝原来的家。

  “每年涨水,我屋里就要被淹,我老了跑都跑不动,都是镇上的干部同志来拉来背。”杨清枝老人说。

  2018年,天门开始集中清理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已清拆干堤禁脚地范围内18000平方米的建筑物。

  2019年10月,陈家巷社区沙窝禁脚地内90户居民和造船厂全部外迁,十多户像杨清枝这样的独居老人,一起被安置在镇房管所的廉租房内。老人热情地请记者逛了逛自己的新家,“现在好了,不怕淹水、漏雨,比我之前住的房子大,还给我们老人新修了卫生间。”他笑着说。

  一边做“四乱”的减法,一边也在做“增绿”的加法。天门在大力推进沿岸137.7公里江堤绿化建设,留住汉江生态高颜值,并开展常态化保洁和环保督查,保护一江清水浩荡东流。

  面对清拆后5万多平方米的滩涂地,岳口镇也有新的打算。镇农办主任周启华告诉记者:“去年建成的滨江公园,集防洪和休闲功能于一体,受到沿岸的居民的喜欢。我们想在清拆的沙窝这里,整合周边的绿化资源,建成一个江滩公园,为汉江岸线实现绿色蔓延,再筑一道生态屏障。”

  黄石

  拔掉“锈钉子” 长江岸边镶上绿丝带

  天气阴沉,江风刺骨,近日,黄石市西塞山区道仕袱村江边,七八台挖掘机正工作着,几台大货车轮流转运土方。

  “把突出岸线的土方都挖掉,与江岸线平齐,回头还要覆盖上一层易于植树的黄土进行复绿。”站在堤坝上,西塞山区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王元川介绍,“到时候种上水杉垂柳,与旁边的西塞神舟会滨江公园连成一片,老百姓又多了一处休闲的好地方。”

  长江西塞山区段岸线长20.285公里,曾密布着16个大大小小的非法码头,严重破坏了长江的生态环境。从2016年开始,当地政府投入近1.5亿元用于非法码头拆除复绿工作。

  记者踏访的地方,就是其中一处“钉子户”:众成砂站。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砂站还将垃圾土方等填入江中,岸边地面也用混凝土硬化。该站经营期限本来到2014年止,但业主拒绝评估和谈判漫天要价,成为非法占踞长江岸线、严重影响行洪和航道通航安全的“钉子户”。

  去年以来,黄石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强力推进,长江沿线绝大部分非法码头均完成清场和复绿工作。而众成砂站尽管已经停业,但其十几台货车及地面建筑,仍成为长江边上一道“伤疤”。西塞山区委区政府组建“清四乱”强拆众成砂站指挥部,2019年11月4日,多个部门共计259人组成的联合执法专班,来到现场实施强拆任务。

  离砂站几百米远的“江边副食店”老板告诉记者,她小时候常常在江边玩,那时候树高草密,这些年因为砂站原因,门前大货车来来往往灰尘漫天。“砂站关了好。我们希望自己的家园环境干净,空气清新。”

  2016年以来,黄石市拆除了长江沿线的106个非法码头,123个泊位,长江岸边正镶上一道“绿丝带”。

  大冶

  志愿者监督 20年的湖中围堤被铲除

  “走,跟我们去湖中看看。”7日下午1点,寒风冻骨。戴上迷彩帽,穿上半筒雨靴,56岁的柯培新邀上两名环保志愿者,陪记者驱车前往大冶湖熊家洲堤防顶坜垴村段。柯培新是大冶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秘书长,2017年,他和其他8名志愿者被选为大冶市河湖长制社会监督员。

  “这里的堤坝平了,谷歌地图没跟上。”停下车,柯培新介绍道。眼前,进入枯水期的大冶湖静静流淌,一丛丛芦苇在风中摇摆。柯培新点开手机谷歌地图,屏幕上出现了围着“湖中湖”的堤坝,但记者在现场并未找到对应物。

  柯培新介绍,堤坝存在已有20年。当时,有村民将大冶湖围成鱼塘,从湖底取土垒了1米多高的围堤。2013年,村民又将围堤加高加宽,高度达4.5米,顶部宽度约6米,“大冶湖的水硬生生被截断了。”

  发现问题后,大冶环保志愿者协会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2014年,大冶组织开展围堤拆除行动,但由于村民阻挠未能成功。随后3年,志愿者们每年都要来这里拍照留底,“这条路我都走烂了,闭着眼都能走出来。”

  河湖“四乱”清理工作以来,大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去年10月13日,大箕铺政府组织施工机械入场,对侵占大冶湖水面约530米的围堤及堤上的违建棚房进行了拆除,横亘20多年的“湖中湖”伤疤终于抹平。

  “我们希望能成为河湖长制的鹰眼,协助部门保护好大冶生态环境。”柯培新说。去年6月至9月,协会10多名志愿者自带干粮,请来无人机航拍,跑遍了大冶24条河、3个湖和3个水库,发现报送“四乱”问题140多个。

  “正是有了环保志愿者的加入,我们河湖长工作推进更有力。”大冶市水利和湖泊局河湖长办相关负责人说。(楚天都市报记者 周萍英 见习记者 刘丁维 樊碧波 通讯员 贺俊 李亮 石伟 郑宵)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