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艄公”徐生华。
榜样素描
徐家第一代渡工:曾祖父徐绍斗。义渡时间:1908年-1946年。
徐家第二代渡工:祖父徐忠良、叔祖父徐忠林兄弟。义渡时间:1946年-1966年。
徐家第三代渡工:父亲徐家全。义渡时间:1966年-2000年。
徐家第四代渡工:徐生华。义渡时间:2000年至今。
2019年12月19日,雨雪霏霏,凉雾茫茫。利川市文斗乡龙口渡口处,铁船横斜,船头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这里是武陵山腹地,郁江上游。郁江源出利川市佛宝山,由东北流向西南,经重庆市黔江区、彭水县汇入乌江,再入长江。因江面宽阔,沿江数十公里都没有架桥,渡口周边沙岭村、石马村、青岗坪村、郁江村等地村民要到对岸,主要靠乘坐渡船。
“把救生衣穿好,要开船哒。”清晨7时许,迎着刺骨寒风,43岁的渡工徐生华启动马达,将第一批船客送到对岸。
从1908年起,为方便乡亲们出行,徐生华的曾祖父徐绍斗就开始在渡口免费撑船。百余年来,徐家四代人秉承初心,义渡村民,不怠一日,不取分文。
一家四代,百年义渡
徐生华家所在的沙岭村,距渡口仅约500米。山村脚下,郁江水奔流不息,阻断了全村千余村民出山的道路。
“沙岭村与重庆市黔江地区接壤。如果不坐船,要绕行50公里才能到对岸。清朝末年,乡亲们合力打造一艘木船,因为我家离渡口最近,撑船的竹篙就交到我曾祖父徐绍斗手中。”徐生华说,从那时起,只要有村民过江,无论刮风下雪,徐家人都会立即起身,撑船过江,从不收取一分钱。但每年年末,村民都会筹集一些稻谷送到徐家,以示感谢。船坏了,也是由村民集体筹钱维修更换。
竹篙虽轻,乡亲们的信任却重于泰山。一百多年来,为乡亲们义务撑船摆渡的承诺,在徐家代代相传。
徐生华的父亲徐家全今年76岁,是徐家的第三代摆渡人。因为幼年失怙,徐家全从8岁起,就跟着二叔徐忠林在郁江上撑船。1966年,徐忠林年老体衰,无法再撑船,徐家全便接过竹篙,独立顶替二叔摆渡乡亲们过江。
“徐家渡船一百多年,在我手里就有49年,船都用坏了好几条。”徐家全半躺在床上,自豪地说。因为常年在江上摆渡,他患了严重的风湿和痛风,5年前瘫痪在床。
在徐家全撑船的年代,所使用的全是木船。当时,下游的利川市长顺水电站尚未建成,郁江水位较低,江边怪石嶙峋,船有时还没靠岸就搁浅了。隆冬时节,为不让乡亲们下船湿鞋,他总是跳进寒冷彻骨的江水中,用双手把船拉到岸边。
2000年,徐家全病倒了。但徐家的渡船不能停,他的妻子一边接过竹篙,一边紧急召回远在广州打工的小儿子徐生华。
就这样,24岁的徐生华接过了渡船担子。
此后,他将全部的辛勤与汗水,奉献给了这片山水,奉献给了这里的父老乡亲。
生活清贫,无怨无悔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伴随着悠悠江水,徐生华的渡船生涯,已走过19个年头。凛冽的江风吹皱了他的额头,面庞也在风吹日晒下变得黝黑。
在他手中,木船变成了铁船。利川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四中队队长田华介绍,2007年,恩施州决定对公益性渡工进行生活补助,徐家的渡工传到第四代,终于有了每月540元来自政府的生活补助。2015年,渡船补助调整至800元,2019年又调高到1200元。
徐生华回忆,接到父亲病倒的消息时,他正在广州一家铝材厂打工,月薪400余元。
“400多元钱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但当时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徐生华说,大山里地少贫瘠,他们一家6口人只有2亩薄田,一年的收成仅够糊口。此前,因为新修房屋,家里欠下了数千元外债。
“我不回去,就没人撑船了,孩子们上学、乡亲们过江会很不方便。”本着最质朴的想法,徐生华毅然回乡。
渡船不收费,两个儿子要上学,父亲要吃药,十几年来,徐生华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里没有添置一件像样的家具,妻子吕奇英多年也舍不得买一件新衣。
“生活过得简单点没什么,挣钱虽然重要,但信守对乡亲们的承诺更重要。”吕奇英说,做出回乡的决定,她和徐生华从不后悔,她也从无怨言。在徐生华偶尔外出的日子,她会接替丈夫,承担起渡船的工作。
“末代艄公”,最后坚守
“徐生华的曾祖父徐绍斗、叔祖父徐忠林,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熟悉。徐生华的祖父徐忠良也摆渡过一段时间,只是较早就去世了。”40岁的沙岭村村支部书记陈先权说,他从小听着徐家义渡的故事长大,老人的名字,在年轻一辈中依然耳熟能详。
88岁的徐忠和,是徐忠良的同宗同辈。“徐家四代人的船,我都坐过。不管什么时候要坐船,他们都随叫随到,不讲任何条件。”徐忠和说,徐家人撑船极其认真负责,一百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
每年春节前后,村民们打工归来,走亲访友,渡口就会迎来客流量“井喷”。
“每天要跑七八十趟,从天亮到天黑,歇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徐生华说,冬季天冷,又没地方取暖,他的双手双脚生了许多冻疮。吕奇英心疼丈夫,为他做了厚厚的护膝。
近几年来,徐生华的大儿子徐伟上了职业学院,小儿子上了高中。得益于国家精准扶贫好政策,他家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个孩子的学费全免,大儿子每学期有2500元生活补助,小儿子每学期也有1250元补助,家里经济压力小了许多。2018年,徐伟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大学生士兵,并在部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能够为国家做贡献,在部队接受磨炼,我特别骄傲。”说起孩子,徐生华的眼角眉梢全是笑意。
沙岭村的面貌,也一年年大变样。2019年6月7日,在距渡口约2000米处,徐生华见证了堡上大桥合龙的全过程。该桥总投资1500万元,是利川市目前建设的体量最大、结构最复杂、造价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一座桥梁。建成通车后,将彻底结束周边村民摆渡过江的历史。
这也意味着,徐生华将成为徐家的“末代艄公”。徐家人“船一日不停,钱一分不收”的承诺,将在他的手中,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新年的钟声已敲响,大桥通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徐生华说:“桥一日没修通,船就一天不会停。”(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康 通讯员 牟冬萍 牟方敏)
记者手记
“一诺千金”穿越百年时光
□ 杨康
一百多年的时光里,徐家四代人与江为邻,以船为伴。虽然工作环境恶劣,日子过得清苦,但他们从没想过放弃对村民的承诺。
徐家四代人的故事,与广为人知的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村民万其珍一家百年义渡的事迹极为相似。
万其珍一家四代,为遵守祖上的一个承诺,百年如一日“不收一文钱”,在大沙河边为村民义务摆渡;徐生华一家也是传承曾祖父对村民的承诺,在百余年间“船一日不停,钱一分不收”。
恩施群山万壑,虽然交通条件相对艰苦,但大山里民风淳朴。万其珍、徐生华,两户人家百年义渡的故事,充分彰显出了中华优秀传统的善良、高洁。
“一诺千金,勇于担当”的传统美德,在大山深处绽放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