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能山60余年守护红军墓:“英灵安息,我才能安心”

A-   A+
发表时间:2020-01-06 10:47    来源:湖北文明网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深入宣传贯彻两个《纲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以高尚道德情操滋养文明新风尚,营造人人学楷模、作榜样的浓厚氛围,湖北日报今起推出《德润荆楚·身边的榜样》系列报道。

  榜样素描 

  姜能山,红安县七里坪镇熊家咀村姜家岗湾村民,红军遗腹子,现年81岁,中共党员。

  1970年至1984年,担任熊家咀村村支部书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义务为牺牲在红安的73位红军烈士守墓、扫墓、修墓。

  偏远山村埋忠骨 

  2019年12月25日,连绵阴雨笼罩红安县七里坪镇熊家咀村姜家岗湾,天气湿冷。

  村民大多窝在家里烤着火,鲜有人出门。

  81岁的姜能山戴上黑绒帽,穿上厚棉袄,怀揣一沓黄表纸,向村头走去。他颤颤巍巍来到一个一亩见方的小院落门前,门楣上写着“姜家岗红军烈士陵园”。

  姜能山掏出钥匙,打开铁栅栏门,在一座青石碑前,掏出打火机和黄表纸。风大,他点了几次才点着。

  石碑上,镌刻着一颗红五星和“红军烈士纪念碑”几个工整大字。碑后,立着20座坟茔和一座53人青石板合葬墓。20座坟茔只有2座有名有姓,其余墓碑碑文均为“红军烈士”。

  陵园中,除了6棵高大松柏沉淀着岁月的印迹外,其余的纪念碑、墓碑、院墙甚至灌木,均为近年所修所栽。这6棵松柏是姜能山上世纪50年代栽的。

  瓦罐内的黄表纸化为灰烬,青烟混着雨雾,氤氲在苍松翠柏间,久不散去,将人们的记忆带回那段红色的岁月。

  熊家咀,“鸡鸣两省、狗咬三县”之地,独特的地理区位,让它成为红安革命的发源地。1927年9月11日深夜,在熊家咀所傍依的十丈山,革命烈士程昭续发动300余农民举行暴动,打响黄麻起义“第一枪”。

  1938年,姜能山出生在十丈山下的姜家岗湾。父亲姜德善是一位红军战士,受伤后被送回家乡养伤,在姜能山来到人世之前,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不能随部队转移的重伤员留在姜家岗战地医院养伤。后因伤势过重或伤口感染牺牲的红军烈士一共73人,在村民的帮助下,就地安葬在湾头的坟山。

  在熊家咀,至今仍留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战地医院旧址。

  祭扫英灵半世纪 

  “以前都是一个个土坟包,坟头立着一块木牌,写着红军烈士的姓名。后来风吹雨淋,时间长了,烈士坟包慢慢塌陷,木牌也不见了,这些烈士绝大多数就成了无名烈士。”姜能山回忆,“有一次,我到墓园,不小心一脚踩到一座坟,踩穿了朽烂的棺板,里面还有红军烈士的遗骨。”

  从那以后,姜能山就萌生了守护烈士墓的想法。“当年,红军干革命‘三不要’,不要命,不要钱,不要家,多么伟大。我没有上过学,也不会讲啥子大道理,就觉得应该替他们把坟守住,将来有朝一日,他们的后人们能找到他们,也有个祭拜的地方。”姜能山说。

  1958年前后,姜能山连续三年在红军烈士坟茔周围栽插松柏苗,希望这些树将来长大,能为这些坟遮风挡雨。

  1976年,少数村民为填饱肚子,四处开荒,有人盯上了这块相对平整且边上有水塘的“宝地”,拿着锄头、铁锹,准备松土种茶。担任村支部书记的姜能山闻讯赶来,严厉制止。

  他对村民说:“红军烈士为革命牺牲了生命,你们还要把他们的坟给挖了,让他们尸骨无存,这太令人心寒了。我们就是饿死,这事也不能干!没有人给他们上坟,今后我来!”

  随后,他从另一座山头,肩挑背扛,运来黄土,将被人刨平的53人合葬坟和20座个人墓全部垒成坟包。

  从那年开始,每逢清明节、春节,他都要带上茶、酒和饭菜,来到这73名烈士的坟前,倒上茶酒,燃放一挂鞭炮,烧上一沓纸钱,恭恭敬敬磕上几个响头。此后,无论严冬酷暑,刮风下雨,从未间断。

  “一共6碗菜,有豆腐、青菜,还有肉,不能亏待了他们。”姜能山说。

  一年春节,大雪纷飞。按惯例,姜能山准备去祭扫烈士墓。

  “这么大雪,路不好走,你今年就在家里祭拜祭拜吧。”老伴汪宝荣说。

  “那怎么行?”姜能山坚持去祭扫。他带着孙子,端着老伴做的6碗菜,冒着大雪出门了。

  路上,孙子不慎摔倒,饭菜全洒了。他折返回家,让老伴重做。

  “这些人都走了这么多年了,又大都不知道名姓,你老守着搞么事?”老伴有些埋怨。

  “不守着这些墓,我心里难过。我活一天就要守一天。”他回答。

  老伴默默回到厨房,重新做饭菜。

  红色基因赓续至今 

  在姜能山的坚守下,村里再没人敢打这块地的主意。但他时常担心,烈士墓遭雨水破坏。记不清多少个夜晚,他打着手电筒,冒着倾盆大雨,到墓地察看、守护。几十年如一日,守墓扫墓,姜能山吃尽了苦头。

  “烈士干革命,命都可以不要,跟他们比,我这点苦算什么?我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现在国家富强,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姜能山说。

  几年前,老伴去世。儿子在外地打工,也很少回家。姜能山靠一个月300元的烈士抚恤金和种花生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异常节俭。他家的3间小瓦房,还是20多年前盖的。尽管如此,他每年仍然从极其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三四百元钱,购买祭扫用品,雷打不动为烈士扫墓三到四次。

  在姜能山的四处奔走呼吁下,近年来,当地民政部门对烈士墓区进行了修缮,新建了围墙,硬化了地面,空地上栽种了四季常青的灌木,给每座烈士墓立了碑,昔日的黄土坟变成了混凝土坟。好心人捐助的1万余元善款,姜能山全部用于陵园修缮。

  令姜能山欣慰的是,已有高德福、黄民进两位烈士找到了后人,墓碑上恢复了姓名。清明节,前来陵园扫墓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除了姜能山和两位烈士的后人,还有附近的中小学生和群众。

  如今,姜能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为姜家岗烈士陵园的另外71名红军烈士都找到后人,恢复他们的英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通讯员 赵炳长)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