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角落变形记——看宜昌市伍家岗区如何用“小空间”承载“大民生”

A-   A+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在宜昌市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几处曾经被居民绕道走的角落,如今成了最受居民夸赞的地方。

宜昌市夷陵大道144号入口处,曾经杂物堆积的闲置地,现在摆着长椅和绿植,成了邻里歇脚聊天的好去处。胜利四路12号临街通道,原来斑驳墙面变成了色彩斑斓的彩绘走廊;胜利四路 16号,拆违还地后的坑洼,变成了居民们的幸福雨棚。这些变化,源于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胜利四路社区正在推进的“幸福角落”改造。

“四手联弹”奏响治理合奏曲

“角落看似不起眼,却藏着居民对‘家门口温暖’的期盼。”胜利四路社区党委书记陈韩燕说。面对改造难题,社区创新“四手联弹”工作法。

社区党委当“旗手”,牵头召开“幸福圆桌会”,倾听居民心声,精准定位“歇脚、聊天、办事”的核心需求,确保改造不跑偏。基层党组织当“助手”,区文旅局捐赠健身器材、区卫健委支持健康服务设施设备。辖区企业赞助便民箱与消防安全惠民柜,包联单位协调资金 6万余元,形成“党组织搭台、多方唱戏”的资源整合模式。党员干部当“推手”,下沉一线,通过“线上征集+线下走访”梳理需求清单,推动书柜、惠民柜落地,开展“月月办”活动,让角落“活”起来,成为居民“想来、爱来、常来”的温馨空间。党员代表当“帮手”,老党员们带头捐款、主动值守,组建 25人“幸福管家”志愿服务队,负责卫生维护、民意收集。

“四手”协同,为“幸福角落”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共建共享” 让居民成为社区主人

“幸福角落”建得好,更要管得好。社区创新方法,让居民从“站着看”变成“一起干”。

以“幸福角落”为平台,“幸福管家”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20多位热心居民主动认领“责任区”,巡查设施、打扫卫生、宣传垃圾分类。“幸福元素彩绘走廊”“幸福雨棚”等居民建议,在“幸福管家”的带动下相继落地。

社区还推出“公益积分”制度,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能积分、关爱老人能积分、参加社区活动也能积分。152名居民通过积分兑换了物资或服务。商户也加入进来,提供理发、维修等服务兑换积分,形成“居民献服务、商户献爱心、社区献平台”的良性循环。

“现在大家抢着干活。”“幸福管家”队长郭效义笑着说,“小区就像自己家,收拾干净了,住着也舒心。”这个创新做法,还在全市垃圾分类公益创投大赛中拿了二等奖。

“幸福角落”还设置有留言板、议事角。居民有意见,在留言板上写一写;遇到大事,圆桌会上谈一谈。传输局小区的停车难题,就是通过5场协调会,商议制订出《小区停车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细则及收费标准,让小区停车井然有序。滨江国际小区电梯换新、银海丽景小区维修整改、吉尼斯小区物业续聘等工作,也在“幸福角落”有了幸福答案。

服务到家让角落成为暖心驿站

改造后的“幸福角落”,功能越来越丰富。便民箱中,针线、五金工具一应俱全;消防安全惠民柜里,灭火器、逃生绳摆放整齐。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社区联合医护人员开展义诊,邀请理发师义务理发,一年来已举办18场活动。

“下楼就能量血压、剪头发,太方便了。”70岁的居民程巧芳说。

针对楼宇职工“带娃难”,社区联动工会组织在“益企幸福”驿站开展亲子活动,让服务从“小区角落”延伸至“楼宇角落”,实现“便民服务无死角”。

春节包饺子、端午做香囊、周末象棋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居民们从“最熟悉的陌生人”变成朋友。消防演练、反诈游戏、禁毒活动,让安全治理融入角落日常。

幸福楼道、幸福花园、幸福车棚……民生项目的陆续实施,绘就出胜利四路社区的“幸福地图”。“把每个角落都打造成居民愿意来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陈韩燕说。

如今,胜利四路社区“幸福角落”的经验正在整个街道推广。(三峡日报记者庹翎 通讯员李萍

责任编辑:何霄

社区角落变形记——看宜昌市伍家岗区如何用“小空间”承载“大民生”

发表时间:2025-10-29 来源:湖北文明网

在宜昌市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几处曾经被居民绕道走的角落,如今成了最受居民夸赞的地方。

宜昌市夷陵大道144号入口处,曾经杂物堆积的闲置地,现在摆着长椅和绿植,成了邻里歇脚聊天的好去处。胜利四路12号临街通道,原来斑驳墙面变成了色彩斑斓的彩绘走廊;胜利四路 16号,拆违还地后的坑洼,变成了居民们的幸福雨棚。这些变化,源于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胜利四路社区正在推进的“幸福角落”改造。

“四手联弹”奏响治理合奏曲

“角落看似不起眼,却藏着居民对‘家门口温暖’的期盼。”胜利四路社区党委书记陈韩燕说。面对改造难题,社区创新“四手联弹”工作法。

社区党委当“旗手”,牵头召开“幸福圆桌会”,倾听居民心声,精准定位“歇脚、聊天、办事”的核心需求,确保改造不跑偏。基层党组织当“助手”,区文旅局捐赠健身器材、区卫健委支持健康服务设施设备。辖区企业赞助便民箱与消防安全惠民柜,包联单位协调资金 6万余元,形成“党组织搭台、多方唱戏”的资源整合模式。党员干部当“推手”,下沉一线,通过“线上征集+线下走访”梳理需求清单,推动书柜、惠民柜落地,开展“月月办”活动,让角落“活”起来,成为居民“想来、爱来、常来”的温馨空间。党员代表当“帮手”,老党员们带头捐款、主动值守,组建 25人“幸福管家”志愿服务队,负责卫生维护、民意收集。

“四手”协同,为“幸福角落”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共建共享” 让居民成为社区主人

“幸福角落”建得好,更要管得好。社区创新方法,让居民从“站着看”变成“一起干”。

以“幸福角落”为平台,“幸福管家”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20多位热心居民主动认领“责任区”,巡查设施、打扫卫生、宣传垃圾分类。“幸福元素彩绘走廊”“幸福雨棚”等居民建议,在“幸福管家”的带动下相继落地。

社区还推出“公益积分”制度,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能积分、关爱老人能积分、参加社区活动也能积分。152名居民通过积分兑换了物资或服务。商户也加入进来,提供理发、维修等服务兑换积分,形成“居民献服务、商户献爱心、社区献平台”的良性循环。

“现在大家抢着干活。”“幸福管家”队长郭效义笑着说,“小区就像自己家,收拾干净了,住着也舒心。”这个创新做法,还在全市垃圾分类公益创投大赛中拿了二等奖。

“幸福角落”还设置有留言板、议事角。居民有意见,在留言板上写一写;遇到大事,圆桌会上谈一谈。传输局小区的停车难题,就是通过5场协调会,商议制订出《小区停车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细则及收费标准,让小区停车井然有序。滨江国际小区电梯换新、银海丽景小区维修整改、吉尼斯小区物业续聘等工作,也在“幸福角落”有了幸福答案。

服务到家让角落成为暖心驿站

改造后的“幸福角落”,功能越来越丰富。便民箱中,针线、五金工具一应俱全;消防安全惠民柜里,灭火器、逃生绳摆放整齐。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社区联合医护人员开展义诊,邀请理发师义务理发,一年来已举办18场活动。

“下楼就能量血压、剪头发,太方便了。”70岁的居民程巧芳说。

针对楼宇职工“带娃难”,社区联动工会组织在“益企幸福”驿站开展亲子活动,让服务从“小区角落”延伸至“楼宇角落”,实现“便民服务无死角”。

春节包饺子、端午做香囊、周末象棋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居民们从“最熟悉的陌生人”变成朋友。消防演练、反诈游戏、禁毒活动,让安全治理融入角落日常。

幸福楼道、幸福花园、幸福车棚……民生项目的陆续实施,绘就出胜利四路社区的“幸福地图”。“把每个角落都打造成居民愿意来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陈韩燕说。

如今,胜利四路社区“幸福角落”的经验正在整个街道推广。(三峡日报记者庹翎 通讯员李萍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