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节水理念 强技术根基——十堰市全方位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新实践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丹江口市裕水鲜智慧渔业养殖基地采用陆基圆池养殖模式,实现节水节地和高效养殖。(资料图片)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在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指引下,十堰市以理念革新引领行动自觉,以技术创新驱动效能提升,以全民参与涵养社会风尚,以制度建设保障长效运行,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奋力书写人水和谐的十堰答卷。

循环利用走出节水新路径

7月29日,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整车工厂,新下线的车辆正经历一场“人工暴雨”——淋雨试验房内,多角度、高强度喷淋持续15分钟,严格检验车辆密封性能。

淋雨试验的背后,是水循环再利用的生动叙事。“喷淋水会流入回收池,经脱脂、磷化等工艺处理后,进入纯水过滤系统深度净化,实现循环再利用,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已超50%。”该公司整车工厂装备管理科调度员胡龙飞说。

近年来,十堰市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以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为重点,持续推动全社会节水行动,全力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

在丹江口市均县镇寨河村奔富智慧渔业基地,8000平方米现代化车间内,59个直径8米、高2米的陆基圆桶整齐排列。为保护库区水质,十堰市坚决取缔网箱养殖,转而推广陆基圆池循环水、工厂化循环水等生态智慧养鱼模式。

“一个圆池的产量相当于5亩传统水塘。”该基地负责人自豪地介绍,“每个圆池都是独立水循环单元,养殖废水经净化后100%重复利用,真正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资源利用高效化。”

全民参与培育节水新风尚

节水,始于点滴,重在习惯。在十堰,节约用水正从倡议内化为市民的日常自觉:洗漱间隙随手关紧水龙头,外出携带水杯减少清洗……精打细算、“一水多用”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3月22日“世界水日”,“节水中国行·湖北十堰”分会场主题宣传活动在郧阳区火热举行。作为全国九个分会场之一,现场节水标语、宣传展板抬眼可见,志愿者动情分享守水护水故事,接地气的活动引发市民强烈共鸣。这是十堰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全民参与”,构建多层次节水格局的缩影。

在茅箭区百强世纪城小区,居民曹忠勤边展示家里的节水型水龙头,边告诉记者:“家里以前月均水费40元左右,现在只要20多元。”该小区有居民1200余户,物业公司积极引导居民选用节水器具,并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循环系统、智能绿化喷淋系统等,日均节水约15吨。

截至目前,十堰市已成功创建省、市级节水型居民小区19个、节水型单位128家、节水型企业19家。节水,已然成为一种文明风尚和行动自觉,融入城市血脉与市民生活。

久久为功绘就节水新图景

在丹江口市江北灌区,智能系统实时、精准地测量流量、水位等数据,工作人员据此精准调度水源,制订科学灌溉计划。

2024年,十堰市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丹江口市江北、郧阳区滔河两处节水型灌区,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省级节水型灌区名单。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争取资金220万元用于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27处中型灌区全部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发布水权分配方案,全面提升灌区管理能力。

政策与制度是节水长效化的坚实保障。十堰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涵盖居民阶梯水价、非居民计划用水、取水许可、节水奖惩等10余项关键制度,形成“以水定需、量水而行”的刚性约束体系,实现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全覆盖、水资源监管贯穿取供用排全过程。

水韵十堰,节水同行。十堰市将以更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持续深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以理念之新、技术之强、制度之固、全民之力,精心描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壮美蓝图,以实际行动践行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庄严承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谱写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的新篇章。(十堰日报 记者 孟建锦)

责任编辑:王炯

树节水理念 强技术根基——十堰市全方位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新实践

发表时间:2025-08-06 来源:湖北文明网

丹江口市裕水鲜智慧渔业养殖基地采用陆基圆池养殖模式,实现节水节地和高效养殖。(资料图片)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在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指引下,十堰市以理念革新引领行动自觉,以技术创新驱动效能提升,以全民参与涵养社会风尚,以制度建设保障长效运行,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奋力书写人水和谐的十堰答卷。

循环利用走出节水新路径

7月29日,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整车工厂,新下线的车辆正经历一场“人工暴雨”——淋雨试验房内,多角度、高强度喷淋持续15分钟,严格检验车辆密封性能。

淋雨试验的背后,是水循环再利用的生动叙事。“喷淋水会流入回收池,经脱脂、磷化等工艺处理后,进入纯水过滤系统深度净化,实现循环再利用,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已超50%。”该公司整车工厂装备管理科调度员胡龙飞说。

近年来,十堰市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以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为重点,持续推动全社会节水行动,全力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

在丹江口市均县镇寨河村奔富智慧渔业基地,8000平方米现代化车间内,59个直径8米、高2米的陆基圆桶整齐排列。为保护库区水质,十堰市坚决取缔网箱养殖,转而推广陆基圆池循环水、工厂化循环水等生态智慧养鱼模式。

“一个圆池的产量相当于5亩传统水塘。”该基地负责人自豪地介绍,“每个圆池都是独立水循环单元,养殖废水经净化后100%重复利用,真正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资源利用高效化。”

全民参与培育节水新风尚

节水,始于点滴,重在习惯。在十堰,节约用水正从倡议内化为市民的日常自觉:洗漱间隙随手关紧水龙头,外出携带水杯减少清洗……精打细算、“一水多用”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3月22日“世界水日”,“节水中国行·湖北十堰”分会场主题宣传活动在郧阳区火热举行。作为全国九个分会场之一,现场节水标语、宣传展板抬眼可见,志愿者动情分享守水护水故事,接地气的活动引发市民强烈共鸣。这是十堰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全民参与”,构建多层次节水格局的缩影。

在茅箭区百强世纪城小区,居民曹忠勤边展示家里的节水型水龙头,边告诉记者:“家里以前月均水费40元左右,现在只要20多元。”该小区有居民1200余户,物业公司积极引导居民选用节水器具,并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循环系统、智能绿化喷淋系统等,日均节水约15吨。

截至目前,十堰市已成功创建省、市级节水型居民小区19个、节水型单位128家、节水型企业19家。节水,已然成为一种文明风尚和行动自觉,融入城市血脉与市民生活。

久久为功绘就节水新图景

在丹江口市江北灌区,智能系统实时、精准地测量流量、水位等数据,工作人员据此精准调度水源,制订科学灌溉计划。

2024年,十堰市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丹江口市江北、郧阳区滔河两处节水型灌区,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省级节水型灌区名单。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争取资金220万元用于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27处中型灌区全部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发布水权分配方案,全面提升灌区管理能力。

政策与制度是节水长效化的坚实保障。十堰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涵盖居民阶梯水价、非居民计划用水、取水许可、节水奖惩等10余项关键制度,形成“以水定需、量水而行”的刚性约束体系,实现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全覆盖、水资源监管贯穿取供用排全过程。

水韵十堰,节水同行。十堰市将以更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持续深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以理念之新、技术之强、制度之固、全民之力,精心描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壮美蓝图,以实际行动践行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庄严承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谱写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的新篇章。(十堰日报 记者 孟建锦)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