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文化度夏”活力绽放 多元场景让暑期生活更精彩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01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连日来,郧西县文化体育中心迎来“文化度夏”热潮,“城市书房”里的翻书声、非遗文化馆内的惊叹声、七夕文化生活创意馆中的交谈声,共同奏响这个夏天最动人的文化交响曲。

“针尖要微微上扬,这样丝线才能流畅穿过。”7月29日下午,郧西县非遗文化馆刺绣教室内,身着淡青色汉服的柯老师在指导20余名学生练习平针绣。

“我们郧西的刺绣真美!”学生王雨晴赞叹道。据了解,非遗文化馆暑期课程内容丰富,已接待参观体验游客9000余人次、开展非遗公益培训800余人次。

转过体育中心的文化长廊,走进“城市书房”,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在自然科学区,学生李雨沫和姐姐一起翻阅《中国国家地理》;自习区里,准高三学生夏瑞翔的习题册上已写满笔记。

图书管理员周红琴介绍:“我们今年特别设置了‘暑期荐读’专架。”数据显示,“城市书房”近两周日均接待看书群众1800余人次。

华灯初上,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前的夜市热闹起来,500余种文创产品串联起流动的文化长河,将整个夜市装点得如梦如幻。

“大家快来看看这款‘十里红妆书灯’!”大学生志愿者小林举着手机穿梭在人群中,直播镜头扫过灯罩上精致的婚嫁场景,“这些图案都是郧西的实景,老北街、鹊桥、天河畔……”

为迎接2025年七夕节、激活夜间经济,“郧西七夕浪漫一夏特惠消费季”在县文化体育中心启幕。活动首日便人气爆棚,客流量突破6000人次,单日销售额达2万元。

这些生动的文化场景,正是郧西县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精心策划“消费季、主题月、文化周”系列活动,活化红色文化、七夕文化资源,年均开展活动300余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

“文化场馆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好。”该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可带走、可体验的旅游产品,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角。(十堰日报 特约记者 孟莹

责任编辑:王炯

郧西“文化度夏”活力绽放 多元场景让暑期生活更精彩

发表时间:2025-08-01 来源:湖北文明网

连日来,郧西县文化体育中心迎来“文化度夏”热潮,“城市书房”里的翻书声、非遗文化馆内的惊叹声、七夕文化生活创意馆中的交谈声,共同奏响这个夏天最动人的文化交响曲。

“针尖要微微上扬,这样丝线才能流畅穿过。”7月29日下午,郧西县非遗文化馆刺绣教室内,身着淡青色汉服的柯老师在指导20余名学生练习平针绣。

“我们郧西的刺绣真美!”学生王雨晴赞叹道。据了解,非遗文化馆暑期课程内容丰富,已接待参观体验游客9000余人次、开展非遗公益培训800余人次。

转过体育中心的文化长廊,走进“城市书房”,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在自然科学区,学生李雨沫和姐姐一起翻阅《中国国家地理》;自习区里,准高三学生夏瑞翔的习题册上已写满笔记。

图书管理员周红琴介绍:“我们今年特别设置了‘暑期荐读’专架。”数据显示,“城市书房”近两周日均接待看书群众1800余人次。

华灯初上,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前的夜市热闹起来,500余种文创产品串联起流动的文化长河,将整个夜市装点得如梦如幻。

“大家快来看看这款‘十里红妆书灯’!”大学生志愿者小林举着手机穿梭在人群中,直播镜头扫过灯罩上精致的婚嫁场景,“这些图案都是郧西的实景,老北街、鹊桥、天河畔……”

为迎接2025年七夕节、激活夜间经济,“郧西七夕浪漫一夏特惠消费季”在县文化体育中心启幕。活动首日便人气爆棚,客流量突破6000人次,单日销售额达2万元。

这些生动的文化场景,正是郧西县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精心策划“消费季、主题月、文化周”系列活动,活化红色文化、七夕文化资源,年均开展活动300余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

“文化场馆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好。”该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可带走、可体验的旅游产品,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角。(十堰日报 特约记者 孟莹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