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民族“老手艺”,十八般绝活显神通

A-   A+
发表时间:2023年03月14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编者按

广袤的武陵山腹地,珍藏着诸多“老手艺”。

那是不用一颗铁钉、不用一滴胶水的雷氏牛皮鼓,鼓声轰隆,使用百年仍“中气十足”;那是一张张鬼斧神工的恩施傩面具,一把锉刀、10多道工序,让地方剧目、神话故事里的艺术造型栩栩如生……恩施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沉淀出巧夺天工的传统手工技艺。

时光悠悠,这些“老手艺”正迎来新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恩施州十分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恩施建设。

雷氏牛皮鼓:使用百年仍鼓声浑厚

雷建华正在打磨鼓皮。

“咚咚咚……”3月7日,阵阵鼓声从建始县红岩寺镇刘家坪村一户农家院子传出。

61岁的雷建华手拿鼓槌,一边在鼓面上敲打,一边仔细聆听。这个不大的小院,是雷建华的制鼓工坊,8面堂鼓的制作已进入关键的调音环节。

雷建华不懂乐理,却能听出鼓声的细微差别:“当鼓声变得洪亮通透时,调音工序才算完成。”

雷建华祖上八代制鼓,未曾间断。一面鼓贯穿了雷建华整个家族史,也寄托了他一生的喜怒哀乐。

慢工出细活。一面鼓从选材到制作完成至少需要8个月,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时间的沉淀。2021年6月,为赶制一批客户订制的鼓,雷建华血洒刨床,痛失左手4根手指。“要制作一面好鼓,任何一道工序都急不得。”他时常感叹。

何为一面好鼓?在雷建华看来,除了鼓声通透、鼓音纯粹外,还须经久耐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鼓身不蛀鼓皮不松鼓音不变。在他家里,就珍藏着这样一面百年老鼓,鼓面牛皮有部分已被敲出了洞,但鼓声依然浑厚。

如何做到?雷建华介绍,制作鼓身的材料要选用上好的合欢树、杉木或棠楸木,沉塘浸水3个月后取出烘干、蒸烤、杀菌,再放置一年半,这样处理的木材不变形、不开裂、不生蛀虫。鼓面工艺更加复杂,须选用刚剥下来的水牛皮或黄牛皮。“牛皮剥下来后要平摊,不能折叠,一折叠整张牛皮就废了。”雷建华说,宰牛当天将牛皮购回,要经去毛、浸泡、防腐、削刮、绷紧晾干等多道工序,才能做出一块弹性饱满、韧性十足的皮子。“这其中,削刮工序最讲究手上功夫,用力过猛可能刮穿牛皮,用力不足则刮不干净,影响鼓的音质。”雷建华说,上鼓后还要用石磨反复打磨,让鼓面更加光滑平整、厚薄均匀。

不用一颗铁钉,不用一滴胶水,是雷建华41年制鼓生涯的原则。鼓身经过清缝处理自然衔接,鼓面用竹钉固定,不锈不腐不脱落。一面堂鼓800颗竹钉,全凭一双手一把刀一颗颗削成。雷建华左手受伤致残后,削制竹钉的活便落到老伴陈红翠身上。“一天最多只能削300颗。”她说。

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长,雷建华常感力不从心,每年制鼓不超过80面套(一面堂鼓、一只梆子鼓和一只盆鼓为一套),把更多精力转向改进工艺,使鼓声与地方曲艺、民俗文化更交融。

对一面好鼓的极致追求,让雷氏牛皮鼓不仅受到本地群众喜爱,还远销重庆、四川等地。2018年,雷氏牛皮鼓制作技艺被列入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兴之余,他又多了一份隐忧,担心这门老手艺失传。2019年底,在外打工多年的侄儿雷珠峰回乡探望,一下子爱上了这门老手艺,雷建华倾囊相授。如今,雷珠峰已被正式命名为雷氏牛皮鼓州级传承人。

“雷氏牛皮鼓后继有人,我也放心了。”雷建华很欣慰。(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蔡俊 通讯员 田莉

利川坝漆:工业化量产擦亮“国漆老字号”

3月7日,一批坝漆从利川市毛坝镇运往上海,用于豫园商城古建筑群的修复。

“古建筑修复要求漆成色好、成膜速度快、耐久性强,坝漆是不二之选。”利川市德隆生漆有限公司总经理、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克俭说。

坝漆因产于利川市毛坝镇而得名,耐高温、耐腐蚀,被誉为“国漆”。清光绪年间,江西漆商在毛坝设立收购点,将坝漆远销日本、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霸漆名冠全球”(霸漆即坝漆)。

2021年,坝漆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洪克俭是恩施州实现坝漆工业化量产的第一人。

洪克俭17岁高中毕业后,在当地供销社当了一名生漆收购员。

“第一次接触生漆,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全身长满红疹。”洪克俭说。

尽管如此,他对生漆兴趣浓厚,先后师从左逸民、张静煊等生漆专家。1982年,他又跟随武汉大学教授杜予民,学习用化学手段分析检验生漆品质。

1997年,洪克俭从供销社辞职,下海经营生漆。当时,正值坝漆产业鼎盛时期,恩施州年产量超过400吨。在利川毛坝、咸丰小村、恩施白果等漆树主产乡镇,小作坊超过千家。由于市场无序竞争造成坝漆大量掺假,加之化工油漆崛起,利川坝漆市场急剧萎缩。2017年,恩施坝漆小作坊不足百家,坝漆年产量徘徊在70吨左右,漆艺人才大量流失,坝漆“黯然失色”。

“坝漆是利川的金字招牌,不能砸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洪克俭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找到了痛点:手工制作坝漆颜色单一,产量低,且杂质多,影响了漆酚含量和漆酶活性度,无法满足古建筑修复、工业防腐等领域的新需求。

为了让坝漆重现光彩,他与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学研究院合作,经过三年技术攻关,成功实现坝漆工业化量产,并大幅提高漆酶活性度,颜色从5种增加到20余种,干燥时间从2小时缩减至30分钟。

2021年,洪克俭的公司自主定制的设备全面投产,年产坝漆涂料产品500多吨,较2017年增长了7倍以上,不仅销往上海、浙江等地,还出口到日本。

“今年一季度,古建筑涂料和工业防腐涂料订单已超过240万元。”洪克俭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蔡俊 通讯员 范颖 陈铁健

雕刻吊脚楼:留住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黄俊正在制作吊脚楼模型。(通讯员 陶沙 摄)

选料、开料、划线、打孔……3月3日,宣恩县椒园镇黄俊非遗工作坊内木屑飞扬,一根根木条在黄俊的雕刻刀下,变成梁、柱、枋、板、椽、榫等。工作坊内,摆放着一件件土家吊脚楼缩微模型,复杂而精巧的结构,形神兼备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别看它们只是一个个缩微模型,但制作工艺和建造一栋真的吊脚楼并无两样。”黄俊介绍。

土家吊脚楼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家吊脚楼被现代建筑取代,其营造技艺也逐渐被边缘化。

现年35岁的黄俊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根雕,20多岁时,他的根雕作品就可卖到2万多元一件。但每当看到家乡一栋栋吊脚楼变成砖瓦房,他便怅然若失。

“我们这一代还能看到吊脚楼,下一代或下下一代,就不一定了。”他说。

201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黄俊在咸丰县结识了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万桃元。看到其制作的吊脚楼模型不用一钉一铆、浑然天成,黄俊被深深吸引,当场要拜师。

“先相互交流吧。”万桃元婉拒,因为在万桃元看来,这位年轻人或许只是一时兴起。

黄俊没有气馁,决定结合自己的木雕技艺,独立制作一个吊脚楼模型,希望能打动万桃元。但吊脚楼营造技艺凝聚了土家先民千余年创造智慧,工序繁多,仅有木雕技艺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向万桃元请教,黄俊有时一天要跑几趟咸丰。

3个月后,他把精心制作的一个长1.6米、宽0.8米的吊脚楼模型拿到万桃元面前,让万桃元感受到自己的诚意。2018年7月,万桃元选了个好日子,收下这名徒弟,黄俊成为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新一代传承人。2021年,他制作的土家吊脚楼缩微模型在第七届中俄线上“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多个展会上亮相,受到广泛关注,其作品《金丝楠木吊脚楼》被中南民族大学国家艺术基金组委会评为优秀藏品。

目前,黄俊正探索开发土家吊脚楼系列文创产品,希望借助恩施旅游热潮,让土家吊脚楼成为弘扬土家建筑艺术文化的新名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李永红 陈绪开

恩施傩面具:刀尖上的古老表情

汪儒斌精心雕刻傩面具。

“这是开山将军,面目狰狞,是傩面具最具代表性的造型之一;这是南极仙翁,慈眉善目,是傩戏中的善神……”3月6日,走进恩施州傩面汪木雕工作室,傩面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汪儒斌拿起一个个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面具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桌上,摆放着20多把不同刀头的锉刀,木质刀柄被汪儒斌的一双手磨得锃亮。

傩戏,又称为鬼戏,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祭祀仪式上驱瘟避疫的娱神舞蹈,流传至今。傩面具是国家级“非遗”——“恩施傩戏”艺术造型必不可少的道具,素有“无面不成傩”之说。

今年48岁的汪儒斌,曾师承土家傩戏大师谭学朝,从事傩面具制作30年。

“当时共有8名学员,学成的有4人,现在还在制作傩面具的,只剩我一人。”汪儒斌说,出于对傩面具制作技艺的痴迷,他坚守至今。

由于技艺精湛,面具造型生动,他被人们称为“傩面王”。恩施方言中,“王”和“汪”音近,他便结合自己的姓,改成了“傩面汪”。

“雕刻粗坯是最难的一步,下刀要精准,去留得当,这样做出的面具才有灵魂。”汪儒斌介绍,傩面具制作分为选材、构图、粗坯、细坯、镂空、修光、打磨、彩绘、上光油、安装附件等10道工序,长期与锋利的锉刀打交道,他手上留下不少的伤痕。

“用树脂进行翻模制作的傩面具成本低,小巧精致;用皮纸和草纸搭配制作的傩面具韧性强,轻巧耐用;金丝楠木、黏土都是制作傩面具的好材料。”汪儒斌对每一种材质的特性了如指掌。傩面具以往多用杨柳木和香樟木雕刻,多年来,他不断尝试用不同材质,结合一些现代工艺,在制作面具上进行创新,极大丰富了地方剧目、神话故事里108类角色的艺术造型,陆续创作出了傩面具艺术品3000余件。比如,用铜钱点缀“财神”的帽檐,在头上雕刻“金元宝”,让“财神”形象更加生动,一改传统傩面具凶煞的样子,招人喜爱。

“老手艺不能丢,一定要想办法传承。”2019年,汪儒斌积极推进傩面具制作技艺进校园,到恩施职院宣讲傩文化知识,传授傩面具制作技艺。如今,傩面具制作技艺成为该校非遗课堂的实训课之一。

2020年,恩施土家女儿城开设非遗文化体验馆,汪儒斌的傩面具制作技艺体验课,吸引上千名游客感受神秘的傩文化。他还与文创团队合作,将傩文化元素植入保温杯、书立、包公“廉”字摆件等产品中。

汪儒斌说,他正和土家女儿城景区沟通,希望建一个傩文化主题文化馆,让更多游客了解傩文化,喜欢傩面具。(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赵盛迷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湖北恩施:民族“老手艺”,十八般绝活显神通

发表时间:2023-03-14 来源:湖北文明网

编者按

广袤的武陵山腹地,珍藏着诸多“老手艺”。

那是不用一颗铁钉、不用一滴胶水的雷氏牛皮鼓,鼓声轰隆,使用百年仍“中气十足”;那是一张张鬼斧神工的恩施傩面具,一把锉刀、10多道工序,让地方剧目、神话故事里的艺术造型栩栩如生……恩施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沉淀出巧夺天工的传统手工技艺。

时光悠悠,这些“老手艺”正迎来新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恩施州十分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恩施建设。

雷氏牛皮鼓:使用百年仍鼓声浑厚

雷建华正在打磨鼓皮。

“咚咚咚……”3月7日,阵阵鼓声从建始县红岩寺镇刘家坪村一户农家院子传出。

61岁的雷建华手拿鼓槌,一边在鼓面上敲打,一边仔细聆听。这个不大的小院,是雷建华的制鼓工坊,8面堂鼓的制作已进入关键的调音环节。

雷建华不懂乐理,却能听出鼓声的细微差别:“当鼓声变得洪亮通透时,调音工序才算完成。”

雷建华祖上八代制鼓,未曾间断。一面鼓贯穿了雷建华整个家族史,也寄托了他一生的喜怒哀乐。

慢工出细活。一面鼓从选材到制作完成至少需要8个月,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时间的沉淀。2021年6月,为赶制一批客户订制的鼓,雷建华血洒刨床,痛失左手4根手指。“要制作一面好鼓,任何一道工序都急不得。”他时常感叹。

何为一面好鼓?在雷建华看来,除了鼓声通透、鼓音纯粹外,还须经久耐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鼓身不蛀鼓皮不松鼓音不变。在他家里,就珍藏着这样一面百年老鼓,鼓面牛皮有部分已被敲出了洞,但鼓声依然浑厚。

如何做到?雷建华介绍,制作鼓身的材料要选用上好的合欢树、杉木或棠楸木,沉塘浸水3个月后取出烘干、蒸烤、杀菌,再放置一年半,这样处理的木材不变形、不开裂、不生蛀虫。鼓面工艺更加复杂,须选用刚剥下来的水牛皮或黄牛皮。“牛皮剥下来后要平摊,不能折叠,一折叠整张牛皮就废了。”雷建华说,宰牛当天将牛皮购回,要经去毛、浸泡、防腐、削刮、绷紧晾干等多道工序,才能做出一块弹性饱满、韧性十足的皮子。“这其中,削刮工序最讲究手上功夫,用力过猛可能刮穿牛皮,用力不足则刮不干净,影响鼓的音质。”雷建华说,上鼓后还要用石磨反复打磨,让鼓面更加光滑平整、厚薄均匀。

不用一颗铁钉,不用一滴胶水,是雷建华41年制鼓生涯的原则。鼓身经过清缝处理自然衔接,鼓面用竹钉固定,不锈不腐不脱落。一面堂鼓800颗竹钉,全凭一双手一把刀一颗颗削成。雷建华左手受伤致残后,削制竹钉的活便落到老伴陈红翠身上。“一天最多只能削300颗。”她说。

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长,雷建华常感力不从心,每年制鼓不超过80面套(一面堂鼓、一只梆子鼓和一只盆鼓为一套),把更多精力转向改进工艺,使鼓声与地方曲艺、民俗文化更交融。

对一面好鼓的极致追求,让雷氏牛皮鼓不仅受到本地群众喜爱,还远销重庆、四川等地。2018年,雷氏牛皮鼓制作技艺被列入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兴之余,他又多了一份隐忧,担心这门老手艺失传。2019年底,在外打工多年的侄儿雷珠峰回乡探望,一下子爱上了这门老手艺,雷建华倾囊相授。如今,雷珠峰已被正式命名为雷氏牛皮鼓州级传承人。

“雷氏牛皮鼓后继有人,我也放心了。”雷建华很欣慰。(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蔡俊 通讯员 田莉

利川坝漆:工业化量产擦亮“国漆老字号”

3月7日,一批坝漆从利川市毛坝镇运往上海,用于豫园商城古建筑群的修复。

“古建筑修复要求漆成色好、成膜速度快、耐久性强,坝漆是不二之选。”利川市德隆生漆有限公司总经理、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克俭说。

坝漆因产于利川市毛坝镇而得名,耐高温、耐腐蚀,被誉为“国漆”。清光绪年间,江西漆商在毛坝设立收购点,将坝漆远销日本、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霸漆名冠全球”(霸漆即坝漆)。

2021年,坝漆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洪克俭是恩施州实现坝漆工业化量产的第一人。

洪克俭17岁高中毕业后,在当地供销社当了一名生漆收购员。

“第一次接触生漆,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全身长满红疹。”洪克俭说。

尽管如此,他对生漆兴趣浓厚,先后师从左逸民、张静煊等生漆专家。1982年,他又跟随武汉大学教授杜予民,学习用化学手段分析检验生漆品质。

1997年,洪克俭从供销社辞职,下海经营生漆。当时,正值坝漆产业鼎盛时期,恩施州年产量超过400吨。在利川毛坝、咸丰小村、恩施白果等漆树主产乡镇,小作坊超过千家。由于市场无序竞争造成坝漆大量掺假,加之化工油漆崛起,利川坝漆市场急剧萎缩。2017年,恩施坝漆小作坊不足百家,坝漆年产量徘徊在70吨左右,漆艺人才大量流失,坝漆“黯然失色”。

“坝漆是利川的金字招牌,不能砸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洪克俭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找到了痛点:手工制作坝漆颜色单一,产量低,且杂质多,影响了漆酚含量和漆酶活性度,无法满足古建筑修复、工业防腐等领域的新需求。

为了让坝漆重现光彩,他与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学研究院合作,经过三年技术攻关,成功实现坝漆工业化量产,并大幅提高漆酶活性度,颜色从5种增加到20余种,干燥时间从2小时缩减至30分钟。

2021年,洪克俭的公司自主定制的设备全面投产,年产坝漆涂料产品500多吨,较2017年增长了7倍以上,不仅销往上海、浙江等地,还出口到日本。

“今年一季度,古建筑涂料和工业防腐涂料订单已超过240万元。”洪克俭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蔡俊 通讯员 范颖 陈铁健

雕刻吊脚楼:留住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黄俊正在制作吊脚楼模型。(通讯员 陶沙 摄)

选料、开料、划线、打孔……3月3日,宣恩县椒园镇黄俊非遗工作坊内木屑飞扬,一根根木条在黄俊的雕刻刀下,变成梁、柱、枋、板、椽、榫等。工作坊内,摆放着一件件土家吊脚楼缩微模型,复杂而精巧的结构,形神兼备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别看它们只是一个个缩微模型,但制作工艺和建造一栋真的吊脚楼并无两样。”黄俊介绍。

土家吊脚楼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家吊脚楼被现代建筑取代,其营造技艺也逐渐被边缘化。

现年35岁的黄俊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根雕,20多岁时,他的根雕作品就可卖到2万多元一件。但每当看到家乡一栋栋吊脚楼变成砖瓦房,他便怅然若失。

“我们这一代还能看到吊脚楼,下一代或下下一代,就不一定了。”他说。

201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黄俊在咸丰县结识了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万桃元。看到其制作的吊脚楼模型不用一钉一铆、浑然天成,黄俊被深深吸引,当场要拜师。

“先相互交流吧。”万桃元婉拒,因为在万桃元看来,这位年轻人或许只是一时兴起。

黄俊没有气馁,决定结合自己的木雕技艺,独立制作一个吊脚楼模型,希望能打动万桃元。但吊脚楼营造技艺凝聚了土家先民千余年创造智慧,工序繁多,仅有木雕技艺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向万桃元请教,黄俊有时一天要跑几趟咸丰。

3个月后,他把精心制作的一个长1.6米、宽0.8米的吊脚楼模型拿到万桃元面前,让万桃元感受到自己的诚意。2018年7月,万桃元选了个好日子,收下这名徒弟,黄俊成为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新一代传承人。2021年,他制作的土家吊脚楼缩微模型在第七届中俄线上“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多个展会上亮相,受到广泛关注,其作品《金丝楠木吊脚楼》被中南民族大学国家艺术基金组委会评为优秀藏品。

目前,黄俊正探索开发土家吊脚楼系列文创产品,希望借助恩施旅游热潮,让土家吊脚楼成为弘扬土家建筑艺术文化的新名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李永红 陈绪开

恩施傩面具:刀尖上的古老表情

汪儒斌精心雕刻傩面具。

“这是开山将军,面目狰狞,是傩面具最具代表性的造型之一;这是南极仙翁,慈眉善目,是傩戏中的善神……”3月6日,走进恩施州傩面汪木雕工作室,傩面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汪儒斌拿起一个个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面具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桌上,摆放着20多把不同刀头的锉刀,木质刀柄被汪儒斌的一双手磨得锃亮。

傩戏,又称为鬼戏,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祭祀仪式上驱瘟避疫的娱神舞蹈,流传至今。傩面具是国家级“非遗”——“恩施傩戏”艺术造型必不可少的道具,素有“无面不成傩”之说。

今年48岁的汪儒斌,曾师承土家傩戏大师谭学朝,从事傩面具制作30年。

“当时共有8名学员,学成的有4人,现在还在制作傩面具的,只剩我一人。”汪儒斌说,出于对傩面具制作技艺的痴迷,他坚守至今。

由于技艺精湛,面具造型生动,他被人们称为“傩面王”。恩施方言中,“王”和“汪”音近,他便结合自己的姓,改成了“傩面汪”。

“雕刻粗坯是最难的一步,下刀要精准,去留得当,这样做出的面具才有灵魂。”汪儒斌介绍,傩面具制作分为选材、构图、粗坯、细坯、镂空、修光、打磨、彩绘、上光油、安装附件等10道工序,长期与锋利的锉刀打交道,他手上留下不少的伤痕。

“用树脂进行翻模制作的傩面具成本低,小巧精致;用皮纸和草纸搭配制作的傩面具韧性强,轻巧耐用;金丝楠木、黏土都是制作傩面具的好材料。”汪儒斌对每一种材质的特性了如指掌。傩面具以往多用杨柳木和香樟木雕刻,多年来,他不断尝试用不同材质,结合一些现代工艺,在制作面具上进行创新,极大丰富了地方剧目、神话故事里108类角色的艺术造型,陆续创作出了傩面具艺术品3000余件。比如,用铜钱点缀“财神”的帽檐,在头上雕刻“金元宝”,让“财神”形象更加生动,一改传统傩面具凶煞的样子,招人喜爱。

“老手艺不能丢,一定要想办法传承。”2019年,汪儒斌积极推进傩面具制作技艺进校园,到恩施职院宣讲傩文化知识,传授傩面具制作技艺。如今,傩面具制作技艺成为该校非遗课堂的实训课之一。

2020年,恩施土家女儿城开设非遗文化体验馆,汪儒斌的傩面具制作技艺体验课,吸引上千名游客感受神秘的傩文化。他还与文创团队合作,将傩文化元素植入保温杯、书立、包公“廉”字摆件等产品中。

汪儒斌说,他正和土家女儿城景区沟通,希望建一个傩文化主题文化馆,让更多游客了解傩文化,喜欢傩面具。(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赵盛迷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